做教练式的经理(1-2)
   把教练延伸到公司内部,有4个工作内容。
第一,引导人们做什么,就是建议职能。第二,辅导人们愿意做什么,就是辅导职能。第三个是指导人们如何做,这就是训练职能,第四,刺激人们敢于做,就是挑战智能。
建议职能是指作为一个教练,你就像一个导师一样来告诉人们,你最适合做的工作是什么?作为教练、领导者的一句话,甚至会影响到人们的整个的职业生涯的过程。所以身为教练你有责任影响人们,让人们去做自己更适合的,更愿意做的事情。甚至有的时候要引导人们,激发他们学习或者工作的兴趣。
有时候员工能不能创造一个好的绩效,不见得是培训的问题。我们也教他了,但是教完了以后又回复到原点,这种情况在现实当中比比皆是。所以这个时候你要扮演一个辅导者的角色,来辅导问题员工。当你了解了员工,你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,才能够帮助他重拾工作热情,这就是辅导职能。
第三,就是指导人们如何做,事实上就是教人家去做,训练他们。
第四是要刺激人们敢于做,身为教练,你要不断的给员工设定一个挑战性的目标。帮助他们拔高到另一个层次,然后到了这个层次以后再拔高到一个新的层次,让他永远感觉到有学不完的东西。
就像我们学习的过程一样的,学,然后知不足,做,才知道还有更高层次的等着我们。所以作为一个教练你必须分门别类,对于不同的个体去设定不同的目标。
比如一个销售人员他已经做了5年了,做了大量的培训,甚至到国外去学习过,和一个刚刚来的销售人员,他们的目标很显然不一样。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呢,作为教练,你要挑战人们去接受那些高难度的工作。
教练所希望的最终结果是绩效,你必须要通过某种方式和方法来改变人们的行为,只有改变了人们的行为,才能达到最终的绩效结果。
行为的衍生的取决于三个因素,知识,技能,态度。知识,只有知识,没有技能,恐怕不可能产生一种职业化的行为。只有知识和技能,但是缺乏改变自己的态度,也无法变成行为。
比如很多人在开车的时候不带安全带,常识性的安全方面的知识大多数人是有的,戴安全带相关的技能也有,不带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态度,觉得戴安全带是一个多余的行为。
所以人们行为的产生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三个层面有关系,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,都不能带动行为。
重复一个行为多遍以后,这个行为永远就刻在你的记忆当中,成为你终身的财富。所以教练的过程其实是在改变人们的知识,改变人们的技能,改变人们的态度、观念,最后带出我们期望的行为。
行为的不断重复以后,就会变成一种职业化的习惯,那么职业化的习惯就能够终身帮助我们。这样一来,我们就知道我们要去工作的主体的方向是在于三个层面,知识的传授,技能的分享,还有观念的改变。教练事实上就是通过这三个步骤来解决问题的。
当然在教练的过程当中,不能仅仅把所有的责任都归结为教练本身,教练和被教练者之间,是一个互动的过程。一个教练再怎么去教你,如果被教练者不愿去配合,不愿意付出行动,那也不可能产生结果。
但是有很多的领导者不愿意去扮演这种教练的角色。
原因之一是人们不愿意去扮演一个教练的角色,是因为觉得教会了徒弟,饿死了师傅。所以我们总是交一手再留一手。
第二是领导者认为下属应该自己从经验当中去学习,而不是我们要去教他什么,他如果足够聪明的话,他自己看也能看得出来我们是怎么做事的。有很多的人就指望着员工进入企业以后,不做什么培训就学会了。
第三是有人担心培训完了,下属走了怎么办。虽然并不是培训完了之后所有人都会留下来,但如果你没有培训的话,人们走的离职的可能性其实更高。曾经有人统计过人员离职的原因,在麦当劳,联想,人员离职排前三位的原因是,不公平的对待,不良的沟通,缺乏培训和发展的机会,排在第四位的才是钱。
第四,很多人认为培训是培训部门的事情,培训部门应该来组织而忽略了作为中层领导者自身,我们应该在业务方面,在管理方面,在带队伍方面,我们自身的教练角色。
第五,缺乏自信心,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一个教练,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太少。
最后一点是没有时间,这一点其实是借口。领导者的时间都花在那些解决问题方面,而忽略了人的因素。一个真正的以人为导向,以人为本的企业部门的文化,领导者是会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人的身上。
就像惠普的总裁说,我是一个服务者,我们本身就为我们的下属提供资源,支持提供服务。戴尔公司的总裁也说,我每个月都有数百个小时的时间花在人才的培育,用于人才的接班人计划。那么在麦当劳一个中层领导者,每天花在人员身上的时间超过30%。
所以从这个成功的公司、成功的人员身上,我们都可以找到一个切入点,身为领导者你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人的因素上,所谓的小企业做事而大企业做人,小人物做事,而大人物做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