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泽东觉得领导工作千头万绪,这两件大事要抓好,路线决定好以后,人就是更有决定的因素。这个人就是骨干,就是干部,就是人才。既要有原则性。又要有灵活性,缺一不可。 毛泽东当年说的出主意,不是说这个主意一定要从你脑子里冒出来,要从你嘴里说出来,这个主意可以是员工,可以是顾客,可以是你朋友,可以是专家学者提出来的。只不过经过领导干部,头脑的加工,分析,综合,最终把主意加工以后,从你这里发出去说出来。 很多人学毛泽东都是学的太死板了,毛泽东说领导就是出主意,所以他什么事都自己出,你自己能出几个主意?你有三头六臂,你是八个博士后也没用,你出的主意也是有限的。 所以我们说今天领导干部主要的职责不是出主意,而是选择主意。领导干部双重角色,第一件事你出主意,第二,你选主意,把自己出的,别人出的主意,放在一起进行选择,那才是领导者的最主要职责。我们是要大家一起出主意,领导着起一个加工的作用,选择的,整合的作用,这才是真正的出主意。 企业的发展重在领导,领导工作千头万绪,重在决策,重在用人。决策重在选择,选择的重点,第一,要选合适的事,第二,要选合适的人。 一件事你让老王去做,他给你做的一踏糊涂。老王对你拥戴,熟悉,有感情,可是没用,老王没这个专长,没有这个能力。你换老高去做,有条有理,有根有据,超出你的期望值,同一件事,人选对了,事情做成了,人选错了,同一件事做砸了。孤立的讲这件事好不好,对还是错,没有意义。 你才知道,我们跟毛泽东学领导是多么必要,毛泽东说,两件大事要一起抓。但是我再一次实话实说,很多人没有读懂毛泽东,决策就不想到用人,用人就不想到决策。而毛泽东说的两件大事,要结合起来。 第三,要考虑选择合适的力度,这件事你监督的力度,关注的力度到了,难事也就做成了。你的力度不够,需要18个人,你就派8个人,就是八大金刚也对不住你。力度不够,事情做不成。 第四,角度,做任何事情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角度。当年毛泽东怎么抗日?他选择敌后抗日,在敌人的后方,共产党跟老百姓血肉相连,鱼水情深,既能发动群众,壮大自己,更能够有效打击日本侵略者。 所以当时很多的将领,很多的领导,都主张一开始就正面战场,想直接与敌人拼个鱼死网破。毛泽东一开始重点就是敌后抗日,在敌人的后方,这就是一个合适的角度,我们的优势。 再早一点,当时那些海龟,那些有文凭的人,有地位的人,还不是上海暴动,武昌起义,南昌起义,还有广州起义。一个一个的中心城市起义,但是那不一定就正确。当时很多人总是主张向苏联学习,城市暴动,又是毛泽东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,那就是农村包围城市。 毛泽东选择了一个合适的角度,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。我们跟毛泽东学领导,要学他的巧妙之处。学习他结合中国国情,结合具体情况。 第五,选择做事情的方式。比如当时是怎么抗日的?毛泽东说游击战,在平谷,在顺义,在白洋淀,有机会就狠狠的打击日本侵略者,管你是地雷战,地道战。没有机会,我们就是游走的,没有好机会你打什么?游击战就是“游”和“击”的战术,就是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。
|
|
|
|